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維護,重視養生保健和疾病的預防,養生熱方興未艾。君不見,在圖書銷售榜上,《求醫不如求己》、《手到病自除》、《從頭到腳說健康》等養生類圖書已連續幾年佔據前十名的多個席位;養生類電視節目也異常火爆,央視、北京、天津、深圳、山東、湖南、遼寧、廣東、陝西等電視台均有養生欄目。以上這些對普及養生知識,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,促進全民健康無疑是非常有益和積極的。但是現實中也存在一些問題,養生學博大精深,大多數人難以做深入細緻和系統的研究,一般不具備鑑別某些知識真偽的能力,不具備綜合消化吸收從而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,弄不好不是被“養生怪論”所誤導,就是陷入“為養生而養生”的怪圈。筆者認為,非專業人士研究養生宜從宏觀到微觀,從低層面逐步向高層面發展,首先明白自己的養生實踐處於哪個層面、哪種狀態,在某個層面、某種狀態下如何看待養生問題,這樣便於建立一種正確的思路和研究問題的理念,再研究微觀問題便能保證方向的正確和方法的得當,才能實現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,實現從業餘愛好者向學者型、專業型養生人士的邁進。現將養生問題按照金字塔結構粗略的分為以下幾個層面,權當拋磚引玉,以資借鑒。
知識養生
當前,越來越多的人對養生持肯定態度,認為養生確實能夠對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,能夠在調節生活和調整飲食起居方面體現主觀能動性。然而,單有主觀願望還不夠,沒有一定的知識做基礎養生就是無源之水、無本之木。知識養生就是能夠通過不同方式、不同渠道盡可能多的學習掌握養生知識,並積極利用這些知識進行養生實踐,有針對性的改善和規範自己的行為。比如在春、夏、秋、冬等不同的季節知道適用有別於其他季節的養生方式,知道合理膳食、有氧運動、戒菸限酒、平和心態是健康的四大基石等等,努力在實踐中按照以上標準去改善生活狀態,糾正不良生活方式。養生知識和養生實踐構成相關關係,知識掌握的越多、越深、越透,養生也會搞得越好,越有成效。踐行知識養生者應該在養生人群中佔有面最廣,也是最基本的層面,構成養生金字塔的塔基。
理性養生
在養生知識爆炸的時代,養生知識獲取的渠道廣泛而便利,積累越來越多的養生知識不成問題,此時,進行理性的思考、客觀的分析和判斷,透過紛繁複雜的養生現象把握養生規律和實質就顯得格外重要,因為養生知識多固然重要,但並不與養生效果成正比。學習實踐養生要做到不輕信、不盲從、不刻意、不過度,須知養生方法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,並沒有一種單純的方子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。養生的共性和本質是以科學的方式健康生活,這不僅包括飲食衛生營養、勞作和休息協調、為人處世心態良好,更包括適度鍛煉身體等諸多內容。養生的關鍵在於將其融入生活、工作、學習各個方面,不能專門為了養生而養生。對時下一些養生理論,大家要理性和辯證地看待,即使是專家的觀點有時也莫衷一是,切勿被養生怪論、表面理論、單一理論所誤,比如中醫確實把泥鰍作為一味藥,有保肝、活血的作用,但應該做熟了再吃或經過炮製後使用。泥鰍生長在淡水下的淤泥之中,現在環境污染比較嚴重,生吃泥鰍難免把諸多致病微生物及有害物質吃下去,搞不好不僅治不好病,反而容易吃出新的疾病來。象綠豆、茄子等一些東西按方法食用確實會給身體帶來相應的好處,但在效果上往往沒有宣揚的那麼神奇,更不能包治百病。
理性養生不排除理性就醫。當自己或家人身體出現大的不適自己不能處理的情況,我們可根據症狀和得病過程,初步判斷是找中醫診治還是找西醫診治,還是中西醫結合;是在縣級醫院治療還是到更高一級的醫院治療,找對醫院、找對醫生是對症施治的第一步。在治療過程中,也能夠更好的配合醫生。時下,部分患者以“關係、熟人”作為選擇醫院、選擇醫生之標準的做法可以理解,但“關係、熟人”不代表對症施治、不代表醫療水平,應該是看病求醫的一大誤區。
哲學養生
哲學養生較理性養生更上升一個層次。它要求我們對所學到的養生知識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,拒絕斷章取義和教條主義;它反對孤立的、靜止的看待某個養生問題,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,既懂辯證法又通實踐論。對從不同渠道、以不同方式獲取的養生知識能夠融會貫通;對同一問題不同的養生說法能透過現像看到本質,辯證地探索、把握其內在規律;對養生知識的適用範圍能夠從多個角度去綜合把握,建立起適合於自己生活方式;生活中,明知自己有些生活習慣不好卻持無所謂態度的大有人在,須知疾病有一個積累的過程,量變引起質變,當失去健康時方知珍惜;同樣,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不是立竿見影,但能儲蓄健康,提高生命質量。當然,以上認識鑒於大眾養生的漸進性而言,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,若談及養生哲學,較之哲學養生又當別論。
中醫養生
中醫是國粹,相對於西醫而言在養生方面確有獨到之處。如果說前三種養生方式更多的是如何科學的看待養生問題、利用養生知識改善生活方式的話,那麼中醫養生則上升到一種“自然而然、無為而無不為”的高度,“自我預防、自我診斷、自我保健”的氛圍更加濃厚,同時也意味著掌握了一定的中醫專業知識和哲學思想。最好的醫生是自己,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飲食起居、喜怒哀樂最了解,利用中醫順其自然、形神兼養、動靜結合、審因施養的養生理論和神養、行為養、氣養、行養、食養、藥養、術養等養生的方法能了解日常食物、藥材的養生用途,辨析風寒陰陽暑濕,更多的做好平時保健,可以有意識的把部分常見病得病的渠道避免掉;即使身體出現輕度不適,也能夠清楚地把握得病過程、能簡單地判斷是外感風寒還是著急上火,是飲食不當還是疾病傳染……,進而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操作,重視藥物但不依賴藥物,這樣有助於身體恢復還可避免藥物的副作用。值得說明的是,中醫不提倡刻意養生,也沒有必要刻意養生。自然養生,適合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和養生的內在規律。其中最重要的,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,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人的情況,來不斷調理、完善。中醫養生的特點就是要強調在養生之道和養生之術基礎上的“因人施養”,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性。刻意養生勢必造成過度養生,什麼事情都有個度,一旦過度就會產生新的疾病。
倫常養生
近代著名道德教育家王鳳儀把病分為“倫常病、運數病、業障病、天時病、因果病、飲食病、傳染病”等七種,其中倫常病的比重最大。家庭、單位、社會中尊卑、長幼等關係處理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。倫常關係處理不好,養生就會停留在養身的層面裹足不前,很難達到一個新的境界。大家知道,“恨、怨、惱、怒、煩”等各種不良情緒都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傷害,會直接損傷人體的“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”等相應器官。而不良情緒從何而來,往往從自己、家人、同學、同事、親戚、朋友等較親近的人群中來,相互之間關係處理的好就會心平氣和、享受生活,彼此之間關係處理不好就會打仗生氣影響身心健康,引起疾病便到處尋醫問藥,可醫院也不是萬能的,心病還需心藥之,得病的根源不去,即使此種病治好了也不排除得其他病的可能性,生命的質量依然下降。何況,患上不治之症則一命嗚呼。所以,談養生不能不懂倫常,不懂得處理倫常關係,在養生方面付出的努力再多也會留下重大缺陷。即使是社會節奏較快、建設市場經濟的今天,大家也要為建立和諧社會、和諧單位、和諧家庭而努力、而付出,要多奉獻少索取、看淡名利、尊老愛幼、尊敬師長、團結同志、上行下效、遇事不鑽牛角尖、看人多看別人的優點、為人處世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等等,只有這樣,才能快樂幸福、心態平和,自然身體健康、延年益壽。
道(佛)家養生
應該說,道家養生、佛家養生是養生的最高境界,構成養生金字塔的塔尖。我們學習道(佛)家養生的基本知識,有意識的進行實踐並不是想成仙成佛,而是分享幾千年以來人們探討人、人體、人的本質、人生真諦、人與自然與社會的和諧關係過程中的寶貴經驗,做到養身、養心、養性渾然一體、內外兼修,在研究養生過程中,如果辯證地看待和批判的繼承,一定能夠加深對醫學、哲學等知識的理解和把握,提高生命的質量。
道家養生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氣功養生學,它把延年益壽、開發智慧作為研究的主要目的,生命的機能與物質、生命的新陳代謝過程、生命存在的奧秘都是道家養生學的研究課題。道家重人貴生的人生哲學、形神統一的生命觀念、性命雙修的內煉體系博大精深,能夠昇華人生高度和境界;道家養性積德、強身健體、呼吸鍛煉的各種功法以及兩性生活的衛生藝術,事實上是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求的生命的長存。
佛家養生既提倡日常養生的基本規律又講求修行,重視情志跟疾病的關係,認為調整心態是養生的根本。佛家養生法是以智慧作真實的觀照,然後直接應用於生命本質的回歸與生活極樂的體現。佛家戒、定、慧三學,是養生之道的重要部分,其中戒律生活是凡夫符合聖德的道德規範;禪定是身心平衡與寧靜的修養,是佛教最核心、最重要的修行方法;智慧是覺悟真理,掌握因果規律,觀照人生實踐的根本。此外如持齋可以慈悲人心;節食能排宿垢以清臟腑;念佛使人心印佛德;持咒是為清淨身、口、意三業;禮佛可以化我慢健身腰;經行可以散血氣;贊誦可以暢心志;六度可以順法性、除六弊;四攝可以和眾生而利樂,如此等等皆方便中事。一般醫生,僅能治療人生理的毛病,無法治療人心理的毛病,即使是心理學醫生,也只能糾正人因生理神經系統之失常,是無法根治人心理的貪、嗔、痴病,更無法清理人心無明煩惱的污垢。佛家養生學給現代人的啟示在於要破除貪錢財、縱情慾、行弊惡、耍陰謀的壞習慣;要放下手中的麻將,放下摸彩票的手,放下手中的酒與煙。當一個人因為養生離開鬥諍與冤結,離開自私與多求,離開盲目與執著,那麼他就能親和天空與海洋,親和大地萬物,親和善人與美德。那麼,親和無間的心、無喜無嗔的修養造就個體的同時也必將匯聚成建設和諧家庭、和諧社會的偉大洪流。
以上探討了六個層面的養生,希望能給大家以啟迪,在養生過程中多一些理性思考,少一些盲目追求;多一些循序漸進,少一些雜亂無法;多一些綜合辯證,少一些簡單邏輯,明明白白悟到養生真諦。事實上,各種層面養生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區分界線,也沒有嚴格的高與低、好與壞之分,而是相互滲透、相輔相成、彼此促進、相得益彰的關係。只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、去粗存精、去偽存真的進行反復學習研究實踐,就一定能夠收穫養生豐碩的成果。
轉自: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0/1214/11/1221052_77970136.s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